大慶深層鉆井提速技術
李瑞營 ,王 峰 ,陳紹云 ,劉金瑋
1.中國石油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,黑龍江大慶163413;
2.中國石油大慶鉆探工程公司國際事業部,黑龍江大慶163411
摘要:為提高大慶深層鉆井速度,加快勘探開發進程,開展了大慶深層鉆井提速技術研究。借鑒國內外深層提速技術成果,分開次、分層段制定了不同的提速對策,建立了大慶深層自上而下的鉆井技術序列。二開井段優選應用T1951DB型、CK506型、CK606型等PDC鉆頭,全部實現PDC鉆進,施工周期控制在25.00 d以內;三開井段分析對比了液動旋沖工具、渦輪鉆具、氣體鉆井3種提速技術的現場試驗效果,確定了氣體鉆井適用井段最短長度為900.O0 m,液動旋沖提速工具適用于巖石可鉆性級值小于7的井段,渦輪鉆具主要用于巖石可鉆性級值大于7的硬地層。大慶深層提速技術在19口井進行了應用,平均鉆井周期縮短48.6O d。研究結果表明,大慶深層鉆井技術序列的建立,解決了大慶深井鉆井提速技術單一、集成應用少、整體提速效果不明顯的問題。
關鍵詞:深井鉆井 渦輪鉆具 氣體鉆井 大慶油田
大慶深層勘探目的層主要位于埋藏深度大于2500.00 m的白堊系下統和侏羅系上統火石嶺組及基底,多為砂巖、泥巖、火山巖、變質巖及砂礫巖等致密性巖石,可鉆性差,單只鉆頭進尺短、機械鉆速低。針對該問題,2011年以前,大慶油田開展了欠平衡/氣體鉆井技術、水力脈沖鉆井技術、扭力沖擊鉆井技術、渦輪鉆井技術等單項鉆井提速技術現場試驗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;但多項技術應用井段存在重疊,且缺乏明確有效的方法來劃分各項技術使用界限,存在提速技術單一、集成應用少、整體提速效果不明顯、試驗費用高等問題。
為了提高大慶深層整體鉆井速度,筆者從鉆井頂層優化設計、自主研發提速工具、完善氣體鉆井配套技術等方面出發,開展了科研攻關與現場試驗,加快了大慶深層天然氣藏的勘探與開發。
1 地質特點及鉆井難點
1.1 地質特點
大慶深層氣藏巖性復雜,主要有砂巖、泥巖、熔巖、碎屑巖、砂礫巖及其過渡性巖石,并具有多套儲集類型。其典型特征為:1)縱向上分布井段長,埋藏深,最深達到6 300.00 m;2)井溫高,平均地溫梯度在4.0℃/100m左右;3)巖性致密,密度最高可達2.75g/cm³;4)物性差,火山巖儲層滲透率最低僅有0.02mD,孔隙度4.0%;5)儲集空間復雜,主要有原生氣孔和裂縫組合、純裂縫儲層、溶孔與裂縫組合等。
1.2 鉆井難點
1)深層巖石硬度大,巖石可鉆性級值最高達1O.38,強度超過5 000 MPa,鉆進火山巖、礫巖地層時鉆頭磨損嚴重、鉆速低。
2)平均地溫梯度高達4.0℃/100 m,4 000.O0~5 500.00 m井段的溫度為160~220℃ ,對鉆井工具、儀器、助劑的耐溫性能要求高,易發生井下故障,固井施工難度大。
3)深部地層壓實程度高,孔隙度和滲透率低。徐家圍子斷陷帶主力氣層孔隙度2.0%~10.0%滲透率0.040~2.574 mD,一般地層壓力系數為0.90~1.10,局部存在異常壓力層系。
4)部分區塊裂縫發育,存在膠結性差的破碎性地層,易發生井壁剝落、坍塌和惡性漏失等井下故障。
瀏覽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