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蘇省太湖流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評價
曹 蕾, 陸繼來, 周 軍, 涂 勇, 蔣永偉
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江蘇省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。 江蘇 南京 210036
摘 要: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種類繁多,實際應用效果參差不齊。且各類技術缺乏對實際工程實施的指導。針對江蘇省太湖流域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特點,研究了毛細管滲濾溝處理技術、厭氧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、厭氧濾池一氧化塘一生態渠技術、SBR一化學除磷和膜生物反應器等技術的工藝參數、處理效果、投資估算和操作管理要求. 并對各項技術進行綜合評估。針對不同的污水處理規模,總結不同地區相應的推薦處理技術。
關鍵詞: 太湖流域; 農村生活污水; 處理技術; 評價
0 引言
目前太湖流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多種多樣,但對于各類技術缺乏客觀的評價和比較,由于各類技術適用范圍不同,實際工程實施時指導難度較大。因此針對各類技術進行綜合評價尤為必要。
1 農村生活污水特點及治理原則
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量小,水質水量變化大,污水排放呈不連續狀態;排水設施建設和運營缺乏可靠的資金來源;維護管理技術人員及運行經驗嚴重缺乏:地理環境、氣候、地形條件、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等因素給污水處理帶來很大困難。
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遵循以下原則:① 因地制宜選取處理模式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不能拘泥于l種或幾種模式,關鍵要根據不同地區農村的功能、人口、地質特點、氣候、排放要求和經濟水平等,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和分析,因地制宜的選用簡單、經濟、有效的處理技術;② 維護管理簡單。農村地區經濟技術水平相對落后.缺乏專業技術人員。農村生活污水設施建成投產后,出現無法實現科學維護和管理的現象。因此,農村宜選用維護需求量小,日常管理簡單的處理技術;③ 運行費用低廉。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缺乏穩定經費來源,運行費用十分有限。因此,在可以滿足排放標準的前提下,應盡可能選用微動力甚至無動力處理系統,盡可能采用生態處理,做到污水處理能耗最小化;④ 工藝流程簡單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但規模小,且維護管理不到位,因此。其工藝流程不能太過復雜,要盡量減少工藝環節.便于運行管理。
2 技術評價方法
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水量的大小對工藝影響極大。當水量小時,排水的日變化系數和時變化系數很大。某些工藝(如對進水穩定性要求較高的活性污泥法)很難穩定運行;而當處理水量大時,土壤滲濾、自然生態凈化等因需要較大的占地面積而難以適用。因此選擇工藝必須考慮到水量因素。本研究參考《上海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南》,同時比較各工藝的處理效果、操作管理、建設投資、運行成本、運行穩定性、衛生條件等因素,將處理水量分為4個區間(處理量分別是0~1,1~10,10~200 m3/d和2O0 m3/d以上),根據不同的水量評價適用技術。
瀏覽全文